11月12日,为深化来华留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,创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方式,北京城市学院2025年中文研修班留学生成语大赛于近日由国际合作办公室成功举办。留学生岗管理教师马薪凯、崔燕坤组织策划了本次活动。
本次大赛以"成语典故·文化传承"为主题,通过"成语文化+数字技术"的融合教学模式,师生们在成语课堂上积极互动。在教师的指导下, 学生们运用AIGC工具,深度了解成语典故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,并据此生成一系列精美视觉图像,最终以生动活泼的短剧,献上了一场场融合科技与人文的精彩演出。

来自墨西哥的留学生Jose Horacio Flores分享道:"我们通过AI分析了'守株待兔'的典故,生成了古代农耕场景与现代都市生活的对比图,再改编成小短剧,让成语不再遥远。"

Luis Francisco Zepeda Ayala团队则生动演绎了“东施效颦”,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情和动作,演绎出盲目模仿他人不仅无法获得认同,反而可能迷失自我的深刻哲理。Jacqueline Montserrat Gutiérrez Ortiz团队则通过AI绘制的"画饼充饥"系列图像,结合短视频形式,巧妙诠释了——幻想虽美,终究难抵饥肠;唯有躬身实践,方能将空中楼阁化为手中食粮。
马薪凯表示:"本次大赛不仅是成语文化的展示,更是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。我们看到,当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遇,留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成语知识,更在创作过程中深入理解了中华文化的精髓。这种'AI+文化'的创新模式,为我校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新思路。"
北京城市学院始终致力于打造"文化+科技"的国际中文教育新模式,通过创新教学手段激发留学生学习兴趣,深化文化认同。本次成语大赛不仅为留学生搭建了展示中文学习成果的平台,更让传统典故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,成为连接中外文化的情感纽带。